新闻中心

国家电投:智慧场站建设改革成效显现,将持续深化智慧场站建设

发布时间:2025-10-17来源:能见、国家电投集团

国家电投集团近期召开新能源产业存量提质、增量做优暨智慧场站建设经验交流会,加大力度推动新能源产业提质增效工作。会议指出,国家电投新能源产业提质增效工作取得显著阶段性成果。


自2025年以来,国家电投为应对新能源产业不断涌出的新政策、新变革,在全集团层面战略性推进新能源生产运营诊断标准、增量做优、“2+N”生产管控优化等新能源深度改革,进而实现智能化的革命性突破。


自国家电投集团启动智慧场站建设工作以来,目前已全面完成存量试点场站改造工作,试点推动湖南、云南省新能源“2+N”生产管控体系优化,形成“集中监控、区域维检、产销协同、少人(无人)值守”管控模式,新能源集中运维率分别达到68%、59%,较年初分别增长了40%、24%。通过高质量建设智慧场站,国家电投集团区域集中营销、集中运维作用充分发挥,在新的市场条件下,有力促进了提质增效。


以国家电投云南国际昆明生产运营中心为例,国家电投集团云南国际昆明生产运营中心是云南国际新能源生产运营专业化管理机构,在运装机351.78万千瓦,现有职工235人,全面负责云南国际在滇新能源发电资产运营与管理,是国家电投集团首批区域化管控改革试点和首批智慧场站建设单位。


云南国际昆明生产运营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电投集团“均衡增长战略”,聚焦存量提质、科技创新两大任务,完成集团首批智慧场站建设和首台风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国产化改造。


在项目研究阶段,中心要将50余台风机的几千条数据逐一对比分析,从而筛选出此次项目的试点风机。从停机数据到故障信息再到损失电量对比分析,中心加班加点选定了此次试点应用的机型。改造后机组运行稳定性是此次改造的最大风险点,攻关小组与合作方进行多轮试验,制定出了周密的风险控制方案,经过首次应用试验,改造后的机组运行稳定性显著提升。


经过数月筹备,风机PLC100%国产化圆满完成。风机换“芯”后,运行参数稳定,主控程序未再出现异常情况,现累计运行超过200天,国产“芯”已完全满足安全运行要求。


国家电投集团“省为整体”新能源管控改革任务下达后,云南国际昆明生产运营中心闻令而动,多方调研,先后召开10余次会议讨论改革方案,优化方案20余稿。


昆明生产运营中心各场站点多面广,要实现管理统一、标准统一不是件简单的事情。针对这一问题,生产运营中心组织各部门开展头脑风暴、集思广益。两个月后,一个能实现设备巡视、检修全过程管理的检修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成功搭建,为“省为整体”在滇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昆明生产运营中心成功组建后,“昆明生产运营中心、云南区域电力交易中心+N个区域维检中心”的管理模式开始实施运行。2024年,昆明生产运营中心完成发电量32.18亿千瓦时,完成年计划的102.81%,利润总额同比增加0.48亿元,管理效能和生产效能得到充分释放。


地处湖南的五凌电力也是国家电投新能源智慧场站建设的急先锋。该公司持续推进湖南区域新能源“2+N”生产管控优化。自启动智慧场站建设以来,五凌电力已建成4个维检中心,完成10座场站智慧化改造,实现“2小时应急响应圈”,并通过“无人机+AI巡检”“设备健康管家”等黑科技,场站实现了设备缺陷智能预警,从而掀起了新能源的智慧革命。


截至7月底,国家电投集团在湘新能源场站集中监控率86%、集中营销率100%、集中运维率76%,湖南区域人均运维容量达到1.4万千瓦,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在新疆,国家电投哈密能源公司生产运营中心于2015年4月建成并正式运行,是该集团首批建成的生产运营中心之一。哈密生产运营中心已有2台大疆的M3手飞无人机与光伏组件缺陷分析系统深度融合,即航线规划能够传送无人机,无人机巡检结果能够自动上传巡检平台,平台能够分析识别并出具巡检报告,能够标记坐标显示方阵子阵编号、并将缺陷上传至工单系统,达到日常光伏智能巡检和诊断分析全流程无人化。


此外,国家电投集团新疆哈密有限公司还于2024年底在石城子光伏电站应用智能视频巡检系统,其中石城子光伏二三电站继保室和高压室分别部署2台巡检机器人即海康威视的DS-2RT20SP-V16,利用智能视频巡视系统,基于AI视觉分析算法,可自定义巡检时段、巡检内容,巡检完成后自动生成巡检报告。


目前,哈密能源公司生产运营中心已接入并管理36座新能源场站、254.85万千瓦装机的实时数据在此汇聚,目前已实现与场站数据同步、实时监控、智能分析、大数据预警、产销协同等功能,智慧场站建设卓有成效。


在国家电投乌鲁木齐生产运营中心,昌吉、吐鲁番、乌鲁木齐、博州、阿勒泰五区域66座新能源场站、468万千瓦装机的生产数据在此汇聚,风机转速、光伏发电量、设备运行状态一目了然。中心能实现对新能源场站的全监全控、智能调度。


同时,国家电投新疆能源化工33座场站实现“无人值守”,建成“最短小时工作圈”,大幅降低维检成本的同时,新能源故障损失电量同比显著减少6043万千瓦时,管理效能充分释放。


国家电投此前会议提出,2025年,该集团各单位将持续深化智慧场站建设,不断提升产业数智化水平,扎实推进存量提质工作。要以全寿期成本领先为目标,加强能力建设和标准化管理,打造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和工程造价竞争优势,抓好增量项目全过程质量效益动态管控,全力以赴抓好增量做优工作。


2025新能源智慧场站建设大会暨新能源场站无人值守技术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