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塔拉滩曾是青海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如今,超过700万块光伏板在此铺开,建成了全球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发电园区。其中,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响应国家号召,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共和县塔拉滩共计158万千瓦的光伏项目应势而生。
12月下旬,记者走进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在海拔近3000米的塔拉滩,探访中国华能青海公司如何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让“沙戈荒”地区变身绿电之海。
牧光互补 荒滩变牧场
曾经的荒漠戈壁如今变成了光伏发电园区,中国华能“牧光互补”模式在塔拉滩创造了新的生态奇迹。深蓝光伏海洋中,洁白的羊群如同朵朵浪花,悠闲漫步觅食,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面对塔拉滩大风天气多,砂砾层厚,桩基础成孔难、易坍塌等问题,中国华能联合施工单位提出了采用钎杆钻挤压成孔工艺,在确保桩基础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提高了成孔效率和质量,有效保证了光伏组件的稳固安装。
据华能青海公司储能电站项目经理郝卓龙介绍:“光伏板支架入土深度1.6米,牢牢抓住沙土,起到了防风固沙作用,光伏板离地1.8米,便于牛羊在板下穿行。在光伏电站运维过程中,定期清洗光伏板的水滋润了土地,同时光伏板起到遮阴作用,水分蒸发量减少,为牧草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为避免快速生长的牧草遮挡光伏板,中国华能引入了“光伏羊”。羊群在板下自由吃草,既节省了牧民的饲料成本,又降低了光伏项目的除草成本,羊粪还成为草地的天然肥料,形成了绿色生态链,实现了“板上发电、板下牧羊”的双赢局面,形成发电、放牧、固沙三不误的模式。
光伏“大脑” 守护电站运行
走进安静整洁的控制车间,一排排设备不眠不休,全天候守护着共和世能光伏电站的安全平稳运行。这是由中国华能自主研发的全国首套全国产光伏监控系统“华能睿渥S316”,从2023年6月开始在共和世能电站投运。该光伏监控系统负责实时监测和控制发电厂的运行,能够及时识别网络攻击,迅速定位问题源头,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保证电厂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光伏监控系统就是光伏电站的‘大脑’。”共和世能光伏电站副值史国全形象生动地点出“华能睿渥S316”系统的作用。
该系统通过对光伏电站电池组件、汇流箱、逆变器、交直流配电柜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将多项功能集于一身,以前需要多套系统完成的工作,现在一套系统就能高效完成,且不需要人员值守,大大节省了成本,并提高了效率。
第2届光伏智慧运维及人工智能大会暨储能运维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