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国网江苏电力高质量做好分布式光伏接网消纳工作

发布时间:2024-12-13来源:中国电力报

高铁疾驰,向南驶入江苏,眼前平坦而开阔,沿途的民居风格多变,但屋顶的光伏板却泛着同样的深青色。


截至今年10月底,江苏全省接入光伏总装机5646.93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总装机4419.17万千瓦,规模全国第二。预计2025年全省将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1700万千瓦。


随着分布式光伏并网规模的激增,江苏省政府专门出台文件,要求多措并举高质量做好全省分布式光伏接网消纳工作,并明确到2025年全省分布式光伏接入能力不低于5000万千瓦,到2030年不低于8000万千瓦。


面对日益增大的分布式光伏接入压力,怎样才能既做好刚性保供又做到充分消纳?江苏探索县域示范,推动现代智慧配电网系统发展。


县域自平衡


实现新能源高效消纳


金湖,位于江苏中部,这里的东部地区新能源资源丰富,而用电负荷却主要集中在西部城区,因此潮流往复成为常态,电力倒送外送的特征十分明显;节假日、春秋季午间等时段就地就近消纳及调节难度增加,存在弃风弃光风险。2023年,金湖电网新能源出力大于用电负荷时长占比超过40%,新能源发用比为0.9,电力对外交换率为84.06%,新能源发电就地平衡率为71.70%。


面对新能源大发展带来的新课题,以电网扩规模增容量为主的常规升级改造手段显然难见成效,应用新设备、新技术才是解困之道。


“我们尽量将分布式光伏在县域内自我平衡掉,不给主网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展策划部工作人员黄河介绍,2023年7月28日投运的我国首个输电移相器工程——扬州110千伏平安变移相器示范工程,如今又将在金湖电网得以推广。  


国网江苏淮安供电公司经研所主任宋云飞介绍,根据扬州移相器应用经验,金湖电网拟规划建设220千伏红湖变电站至双龙变电站110千伏线路改造工程,投产后将形成10万千伏安的穿越容量,通过合环运行显著提升红湖变电站新能源送出能力和双龙变电站的供电能力。


积极开展


新型电力系统探索实践


“我们立足‘县域自治’这一目标,统筹兼顾‘保供’和‘消纳’两大主题。”黄河对记者说,为适应新能源结构变化以及电网发展新边界的影响,江苏电力发展部牵头当地供电企业积极开展新型电力系统探索实践。


经过示范项目的全面推进,金湖地区新能源及储能设施布局持续优化,灵活互济的网架结构逐渐形成;通过聚合中央空调、充电桩、工业用户、智慧农业、石油开采等典型负荷资源,形成虚拟耦合的微电网群,打造协同互济、可上可下、多时间尺度响应的负荷管理体系;通过研究应用地区电网风光气储协同运行控制策略,以及调控主站子系统和场站实时控制子系统的协同控制,实现区域电网在并网条件下的功率自治平衡控制。


据了解,金湖电网目前已实现对光伏项目的毫秒级功率控制,对5万千瓦风电、16万千瓦光伏、8万千瓦燃机以及1.5万千瓦储能实现了统一协调控制,对1.09万千瓦用户负荷实现了可调可控,对县域10~110千伏电网实现了分层分级电压协同控制。


再将视线转向素有长江第二大岛之称的扬中市,长期以来,扬中以分布式光伏建设为重点,积极打造独具特色的“绿色能源岛”,目前光伏并网装机40万千瓦,新能源接入比例超80%。


有源配网经常会出现如下情况:不同线路或台区所带负荷与新能源装机不匹配,有的存在反送电甚至发生重过载,有的却还需要网电支援。如何在不同中低压线路之间实现源荷匹配呢?国网江苏扬中供电公司通过中低压柔性互联技术,着力打造多通道、多组合的“蜂巢配电网”。


“传统电网的形态均呈辐射状,未来则要向互联互通的方向演进。”国网江苏电科院配电网技术中心五级职员肖小龙解释。


在扬中,为了提升配电网的可靠性,“绿电存储+绿电构网”模式已得到充分验证。据扬中供电公司设备部主任黄海清介绍,在正常情况下,当光伏大发出现电力倒送现象时,可以通过储能吸纳一部分电量,等到晚上再释放出来,这就是“绿电存储”模式;而在应急情况下,当电网前端出现故障时,可以与前端断开,依托光伏和储能实现独立运行,这时便是“绿电构网”模式。


第2届光伏智慧运维及人工智能大会暨储能运维大会